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的意见》23日对外发布,明确九大方面54种需要追责的情形。
利用外资下降17.3%,降幅缩小0.7个百分点。国内贷款增长9.3%,增速回落1.6个百分点。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投资348127亿元,同比增长7.7%,增速与1-7月份持平。地方项目投资350525亿元,增长8%,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从项目隶属关系看,中央项目投资15814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比1-7月份加快2.5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投资6119亿元,下降23.5%,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情况看,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924538亿元,同比增长8.8%,增速比1-7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投资211068亿元,增长11.2%,增速加快0.4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323037亿元,增长22.7%,增速回落1.3个百分点稳定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注重相机灵活调控谈及下半年宏观调控政策时,徐绍史说,稳定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注重相机灵活调控。
着力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清理不必要的资金通道和过桥环节,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31日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报告了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报告了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徐绍史说,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出台实施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信息化规划,抓紧制定互联网+负面清单,编制发布中国制造2025十一项配套措施。密切跟踪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运行情况,及时解决相关问题。
持续深化国有企业、财税金融、价格和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加力增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灵活适度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当前我国经济稳定运行的基础还不牢固,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困难不可低估。楼继伟说,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组织实施好资源税改革和水资源税改革试点,落实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指导意见,选取部分领域率先启动改革试点。强化股市、汇市、债市、互联网金融等领域的风险防范,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研究提出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推动建立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
研究调整完善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政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着力促进新经济新动能成长壮大。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推动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尽快运作。下半年经济走势如何?宏观调控政策是否会发生改变?有哪些重大改革措施将要出台?经济增长等预期指标经过努力能够完成徐绍史说,按目前趋势初步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居民收入等预期指标经过努力能够完成,脱贫人口、能耗强度、环境保护、棚户区改造等指标有望较好完成,但投资、外贸等预期指标完成难度很大,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从国内看,新旧动能转换任务繁重,需求稳定增长的难度较大,区域分化现象还在发展,部分省份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增加,金融、就业等领域潜在风险仍需高度重视。适时提高部分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
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指数连续3个月上升,保持在51%以上。同7月份相比,积压订单、产成品库存两个指数小幅下降,其余10个指数均有所上升。
中小型企业PMI指数虽然仍低于50%,但走势稳中趋升。当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降至53.5%,环比回落0.4个百分点,已连续6个月稳定在53%以上。在构成制造业PMI的分类指数中,主要分项指数8月份普遍回升,达到去年同期水平以上。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日发布的报告显示,8月份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4%,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在上升的10个指数中,除采购量、购进价格、生产活动预期指数升幅超过2个百分点外,其余指数升幅均在1个百分点以内当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降至53.5%,环比回落0.4个百分点,已连续6个月稳定在53%以上。
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日发布的报告显示,8月份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4%,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中小型企业PMI指数虽然仍低于50%,但走势稳中趋升。
在上升的10个指数中,除采购量、购进价格、生产活动预期指数升幅超过2个百分点外,其余指数升幅均在1个百分点以内。在构成制造业PMI的分类指数中,主要分项指数8月份普遍回升,达到去年同期水平以上。
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指数连续3个月上升,保持在51%以上。同7月份相比,积压订单、产成品库存两个指数小幅下降,其余10个指数均有所上升
四是企业采购活动有所加快。本月企业反映生产经营中的主要困难有三方面。一是进出口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本月业务总量增长较快的行业有航空运输、装卸搬运及仓储、电信、互联网软件、租赁及商务服务、旅游等,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55.0%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
在制造业生产和市场回升的带动下,生产性服务业相关需求回升,商务活动指数为57.2%,较上月大幅上升4.4个百分点。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8.2%,分别高于上月和去年同期2.9和4.1个百分点。
一是生产保持稳中有升。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处于60.0%以上的高位景气区间,企业对行业发展继续看好。
一、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重回扩张区间8月份制造业PMI为50.4%,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升至临界点以上,为近期高点,且高于去年同期0.7个百分点,呈现出生产和需求回升、结构进一步优化的特征。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推进,以及高温酷暑的消退和降水的减少,建筑业有望在未来一段时间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
其中房屋建筑业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9.2%和54.7%,回落2.2和6.6个百分点,是本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回落的主要原因。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8.8%,高于上月0.5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上升,且为年内高点,表明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信心较强。其中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造业、电器机械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行业PMI均在52.0%及以上。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49.7%和49.5%,虽比上月有所回升,但仍持续位于收缩区间。
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临界点以上小幅回落但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微升8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5%,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临界点之上,且与今年以来的均值持平,表明非制造业增速虽有所放缓,总体仍延续平稳扩张态势。生产指数连续6个月保持在52.0%以上,本月为52.6%,是今年以来的高点,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
中型企业PMI为48.9%,与上月持平,仍低于临界点。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1.8%,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继续高于临界点。
三是劳动力和运输成本上涨的企业比重有所增加,企业降成本的难度依然较大。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PMI分别为52.6%和51.2%,高于制造业总体2.2和0.8个百分点。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